关闭

科创路桥丨科技赋能安全 匠心筑就平安:湖北路桥 二广高速4标项目创新打造安全教育智慧馆

发布时间:2025-09-01 浏览次数: 作者:邹佳琪 周明明 文章来源:华晟通公司

近日,在二广高速公路荆州绕城段JZTJ-4标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跃然眼前。与这份热度同样醒目的,是项目团队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一座集“智慧化、场景化、标准化”于一体的安全教育智慧馆,正以科技之力为工程建设筑牢安全防线,为产业工人系紧“生命安全带”。

一、“智”为翼,重构安全教育新生态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更是每一位建设者的责任。”项目负责人张生学表示,面对高速公路建设中起重吊装、高空作业、电焊操作等高风险工序,传统“填鸭式”安全教育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二广高速4标项目联合专业机构,创新性打造安全教育智慧馆,通过“智能化考核、沉浸式体验”两大核心模式,构建起行业领先的安全培训体系。

走进智慧馆,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线上管理平台实时滚动着工人培训记录,线下移动终端可在施工现场随时开展“微课堂”;VR虚拟体验区,工人戴上设备就能“亲历”高空坠落、机械碰撞等高危场景,在痛感与震感中强化安全意识;综合用电体验区,真实电流通过模拟装置产生的麻感,让安全用电从理论变成了切身体会

项目安全总监于春立介绍这里的9种交互式设备,覆盖了90%以上的施工安全风险场景。”安全教育智慧馆不仅配备VR、模拟坠落等黑科技,更通过多媒体培训工具箱实现了“培训-考核-上岗”全闭环管理线上完成实名制采集、自主学习、无纸化考试最终培训效率预计提升30%以上,培训记录全程可溯可查。

二、“实”为基,锻造技能提升硬支撑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安全意识转化为规范操作的肌肉记忆。为此,项目部创新推行“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模式,针对起重机械(架桥机、塔吊等)、电焊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工序,设立独立培训专区,通过“视频教学打基础、模型展示学原理、实操演练练技能”三阶段教学,确保工人“理论过关、技能达标”。

大型机械操作培训区,工人王师傅正对着模拟操作台反复练习:“以前靠‘师傅带徒弟’学操作,现在有了模型和教练指导,每个步骤都能‘抠’得更细,安全规范记得更牢!”数据显示,自智慧馆投入使用以来,违章作业率较传统模式下降20%,真正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数”为桥,赋能管理效能新升级

安全教育智慧馆的“智慧”,更体现在数据与管理的深度融合。项目通过云端平台实时采集工人培训时长、考核成绩、设备操作记录等数据,为每人生成一份“安全成长档案”从入门新手到技术骨干,每一步成长都有数据可循,为岗位调配、技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安全教育智慧馆建设了智慧梁场交互系统控制终端大屏幕项目负责人张生学指出,“未来,我们计划将梁场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实时数据接入智慧馆,让工人在培训中‘预览’真实施工场景,进一步缩短‘培训-上岗’的适应周期。”这一规划不仅能有效提升培训精准度,更将为项目部打造“智慧工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四、“责”为魂,树行业安全新标杆

“被动灌输”到“主动参与”,从“经验管理”到“科技赋能”,二广高速4标项目安全教育智慧馆的实践,不仅是一次安全培训模式的革新,更是湖北路桥“安全为基、创新为要”企业理念的生动诠释。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每一位建设者平安上岗、平安回家,更要为行业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安全’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张生学表示,当前,安全教育智慧馆已吸引公司个在建项目参建人员前来参观交流,未来项目部将以争创“平安工地”奖项为契机,持续深化安全教育创新,为推动交通建设领域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贡献路桥力量


分享至:
TOP